第175章 不能让老婆胖了


    季宇宁从桌上轻轻拿起老娘身边打开的两封信。
    但见这两封信的抬头,都是“小妹”
    两个字。
    季宇宁明白了,原来这是两位舅舅的来信,怪不得老娘泪眼婆娑的。
    这是老娘十几年之后,才跟两位亲哥哥联系上。
    季宇宁先看的是落款大哥的信,这是他的大舅舅的信。
    信里说,他这位大舅是上个月的上旬,从季宇宁的大伯季海国口中,听说了季宇宁老爸的相关情况。
    季海国是季宇宁的爷爷的大哥的儿子,是海字辈的年龄最大的一个孩子,在季宇宁他父亲这一辈里面排行老大。
    他和季宇宁的大舅都是加州的uc1ahea1th的医生。
    uc1ahea1th是加州排行第一的医院。
    在北美所有的医院里也排在前5位之列。
    季宇宁的大舅就是这家医院的着名外科医生。
    他大舅这些年来一直在挂念他小妹一家的情况,只是苦于这些年两边的音信无法沟通。
    这次从亲戚口中得知了小妹一家的情况,立即就去信问候。
    他的信就是直接寄给他妹夫任职的单位国家侨务办公室的。
    同时也通知了现在北美东海岸波士顿的二舅舅一家。
    信里除了问候,并询问小妹一家这些年的情况,也简单介绍了两位舅舅家这些年的境遇以及现在的情况。
    他二舅舅是在波士顿的波士顿学院boston11e担任教授。
    这所学校也是北美排行前列的着名大学。
    这么看,他的两位舅舅在北美都属于很有地位的人,季宇宁看完了大舅舅的信,一看落款的时间是1978年1月1o日。
    这封信是大约一个月前写的。
    信封上京城的邮戳显示是大年三十到京的。
    他又拿起了二舅舅的信。
    信的内容和他大舅的信差不多,但里面提到了二舅一家原来住在北美东海岸的纽约,是六年前才搬到了波士顿的。
    再一看信的落款时间是1978年1月12日,跟他大舅的信相差两天。
    “妈,这两封信居然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呀。”
    这时老娘也擦干了脸上的泪,毕竟朱琳这个儿媳妇还在面前呢。
    “嗯,现在咱们和北美还没有建交,所以路上的时间还是挺长的。
    3o年代的时候,你爷爷他们向国内寄信,最快只需要8天。
    那个时候中美是在香江互换邮件,所以邮路就缩短到1o天以内。”
    前世中美建交的日期是明年的1月1日,实际上这些年的邮路也没断,之所以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季宇宁想恐怕也不完全都是耽误在路上的时间。
    季宇宁在桌上还看见了他大伯季海国来的信,这也是从北美加州寄来的。
    此外还有一封从欧洲寄来的信,是法兰西寄来的,这是他二爷爷家寄来的,信的日期稍晚于他大舅舅的写信时间。
    老娘说,还有他三爷爷四爷爷两家从北美来的信,现在正在他爸手里。
    桌上最大的三个信封,是他六叔公、七叔公、八叔公寄来的。
    季宇宁一看,六叔公和七叔公的信是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到京的,而八叔公的信则是大年初三也就是今天寄到的。
    除了这三位叔公的信,其他信都是年前就已经到京的,估计这些信都是邮局送到了侨办大院的传达室,结果传达室是过完年才一起给送过来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