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章 春色莺歌(第4页)


    每当她满怀热忱地向学校文学社投稿时,若不是作品特别出众、极其优秀,往往只能被安排表在校园刊物角落里那个小小的方格之中。
    相比之下,那些文笔平庸、乏善可陈的文章反倒能够占据显着位置,出尽风头。
    由于就连在学校校刊上表一篇小小的文章都需要依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来运作,甚至还得自掏腰包缴纳高昂的审稿费用,这里面所隐藏的种种复杂内幕实在是多如牛毛。
    且不说那一张张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朋友圈、关系圈,光是金钱方面的交易就已经令人咋舌不已。
    然而更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在于,少司命这位特立独行的女子,仅仅热衷于写诗。
    她笔下流淌出的诗篇皆是缠绵悱恻地描绘着爱情中的哀伤与悲苦,字里行间仿佛能听到心碎的声音。
    也正因如此,这些饱含深情的诗作引起了众多失恋大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少司命就这样在b在这座繁华都市里度过了一段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大学生活。
    无论是熙熙攘攘的食堂、温馨宁静的家中、庄严肃穆的课堂、浩如烟海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是充满现代科技感的网络教学实验室以及那个寄托了无数文学梦想的文学社团,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少司命形单影只、孤独徘徊的身影。
    她宛如一片飘零的落叶,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校园世界里随风飘荡,无处可依。
    她静静地坐在窗前,目光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此刻,她的思绪早已飘向了遥远的云南大理,那个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美丽之地。
    她想象着离洛在那片土地上的生活场景,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微风轻拂着他的丝。
    那里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像一样飘浮在空中。
    街道两旁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散出迷人的芬芳。
    游客们穿梭于古老的街巷之间,感受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然而,对于离洛而言,这个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又意味着什么呢?他会遇到哪些形形色色的人?会结交到怎样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问题不由自主地涌上少司命的心头,让她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这种情感既是一种仇恨,又是一种爱恋,更像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思念。
    思念就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紧紧缠绕着她的心,令她时而甜蜜,时而痛苦。
    她渴望了解离洛的一切,但却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拼凑那些零散的片段。
    人们总是试图从细微的蛛丝马迹中探寻他人内心深处的爱恋,仿佛这样就能找到心灵的共鸣和安慰。
    而少司命也不例外,她在这份思念中苦苦挣扎,希望能透过迷雾看到离洛真实的模样。
    然而,他对此却全然不觉,那深深的思念仿佛一道无形的魔咒,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的心灵,让他逐渐失去理智。
    曾经那个冷静、理智的人,如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猜疑与不安。
    他开始不自觉地追寻每一个细微之处,不放过任何可能与离洛有关的蛛丝马迹。
    哪怕只是一句看似随意的问候,或者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交汇,都会令他陷入沉思,反复琢磨其中是否隐藏着关于离洛的信息。
    毕竟,他们曾深深地相爱过,那份情感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心底。
    即便时光流转,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但那种感觉依然清晰如昨。
    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时不时会在他脑海中闪现,让他难以忘怀。
    而另一边,少司命正如她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在这偌大的校园里显得格外冷漠。
    确实如此,大学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每个人都专注于自身的展和利益,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关心他人。
    在这里,似乎没有人有责任或义务去照顾别人,人们不得不学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努力照顾好自己。
    所谓的友谊,在很多时候也不过是建立在不被孤立以及相互利用的脆弱基石之上罢了。
    表面上的和谐友好,并不能掩盖背后的现实与功利。
    或许只有当彼此需要的时候,这种关系才会暂时维系;一旦利益冲突出现,它便会像泡沫一样瞬间破灭。
    窗外春意正浓,恍若隔世一般,肆意挥洒着青春的豪情壮志,他还是来了,带着青春的伤痛文学走来,亦步亦趋,战战兢兢,恍若隔世一般!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