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章廷正式进军电风扇行业未(第4页)


    伯尼那边则是要麻烦太多了,因为现在全球的电风扇市场涉及到太多,怕是伯尼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让下属整理出来。
    “老板,这些香江相关的电风扇公司。”
    20年代,香江就已经有了电台,1928年正式开播。
    先设英文台,后又有了华语台。
    但以前购买收音机需要牌照,每年缴交一次牌费,直至1967年,取消收费。
    战后50年代,从内地蜂拥而来大量劳动力到香江,服装鞋帽和塑胶产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因此起步。
    香江的电子业起家于60年代,甚至早于70年代起家的湾湾。
    因为二战之后的婴儿潮,国有强大的市场需求,香江收音机对国的出口在1960-1961年间增长了15倍。
    到1961年,香江有12家组装收音机的公司,其中胡孝清的公司仍然是最大的,并且由于劳动力和管理成本低,香江制造居然能比东洋制造更有竞争力。
    到1962年,香江的收音机总产量过100万台,其中一半以上运往国。
    同年,东洋决定禁止向香江出口晶体管,香江制造商很快用y国和国的晶体管进行了替代。
    除了收音机,还有电风扇。
    电风扇正是电子业制造一种。
    可以说,也是香江一个工业制造的缩影。
    现在唐恩让人调查的香江电风扇其实还真的不少。
    最出名的正是翁祜。
    除了翁祜外,还有像刘敛雄的父亲叫刘火荣,潮州人。
    刘火荣夫妇现在开的正是友联岳记吊扇厂。
    刘父开过米店和服装厂,刘敛雄的出身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富裕人家。
    后来刘父被骗走一笔钱,刘家没落,米店、服装厂也陆续关了门。
    但刘敛雄的母亲很好强,一直鼓励家人,攒够5万块钱我们就重新开始。
    因为勤劳、守信,刘敛雄母亲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没几年就攒够了5万块钱,之后脑子灵活的又开起了风扇厂。
    刘敛雄的父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这一次比之前的还成功,他们搭上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江制造业对外出口的风头。
    成功把自家风扇卖到了中东市场,家里的风扇生意规模也一度做到上亿元。
    等到刘敛雄中学毕业的时候,刘家已经回到了有钱人的行列,刘父就把大刘兄妹等三人送到加国留学。
    1970年,19岁的刘敛雄被家里送去温哥华温莎大学留学,学的是数学专业。
    历史上,刘敛雄也是在在加国留学的时候,认识了同在加拿大留学的宝詠琴。
    现在刘敛雄父亲在香江的电风扇企业算是规模不小的。
    除此之外,现在香江的电风扇公司主要客户都是在中东,反而很少有开欧美市场。
    历史上,先是翁祜在1973年开了欧美市场,最早进入欧美市场,其后几年后,刘敛雄也看上了欧美市场,因为父亲和老臣子不愿意听他的意见,刘敛雄只能自己出来创业,还是没有钱的情况下,也就是多次让宝詠琴拿母亲那一套小公寓去抵押拿钱创业。
    现在章廷注意到。
    香江的电风扇公司,翁祜蚬壳牌电风扇规模应该是最大的,其后就是刘火荣等人的公司,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几十家电风扇公司。
    很多属于组装的,主要零件像电机,马达,这些都可能是从东洋那边进口的。
    所以,许多电风扇公司其实盈利不高,勉强能够存活下去。
    大多数实业都是这样。
    也正是因为那样,唐恩才觉得奇怪,老板在金融上赚钱那么轻松,何必进入到实业里面?
    在章廷看来,电风扇只是电子工业产品之一而已。
    涉及到的电子工业产品,还有很多,包括半导体,甚至芯片这些都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