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金屑巧炼初显异新丹初成助凝思


    日复一日,林末沉浸在对草木玄奥的探索与自身潜能的挖掘之中,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他的生活,就像他精心照料的那株第二代银丝青木草一般,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每时每刻都在生着细微而深刻的改变。
    那株被他寄予厚望的第二代变异幼苗,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已经长到了近半尺高。
    其暗银色的叶片,狭长而尖锐,宛如一柄柄微缩的利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内敛而冰冷的金属光泽。
    其根系更是展现出惊人的活力,在特制的灵土中肆意伸展,贪婪地吸收着那些林末特意为其准备的、富含微量金属元素的养分。
    林末甚至隐隐感觉到,这株幼苗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极其微弱、但却真实存在的特殊力场,空气似乎都比别处要清冽几分,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锐金之意。
    “此灵草之不凡,远胜其母株。”
    林末在兽骨记事板上郑重地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其金行之性,似乎在向着一种更为纯粹、也更为本源的方向进化。
    若能持续培育下去,或许真能成为一种前所未见的珍稀灵材。”
    但喜悦之余,林末也面临着新的难题。
    这第二代银丝青木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远比第一代要苛刻得多。
    灵土中各种元素的配比、灵水的纯净度、光照的强度与时长,稍有偏差,便会影响其长势。
    这使得林末必须投入更多的心神去照料,也让他对《灵植培育心要》和《草木五行论》残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揣摩,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照料这株“宝贝疙瘩”
    的同时,林末对上次收获的那些第一代变异青木草花瓣和银灰色金属颗粒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经过数日的冷浸,那些银灰色花瓣碎末所浸泡的泉水,颜色虽然略微加深,但其中蕴含的有效成分似乎极其有限。
    而他那次粗陋的“微火辅助水汽蒸馏法”
    尝试,更是以彻底失败告终,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凝结液,反而将珍贵的花瓣碎末烧成了焦炭。
    “看来,想要从这等奇特灵植的特定部位提取精华,寻常手段是行不通的。”
    林末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激起了更强的钻研之心。
    他仔细回顾《草木菁华萃取与融合初探》中的内容,现其中提到,某些蕴含特殊金石之气的灵植精华,其性质往往坚韧异常,难以用常规的水火之法萃取。
    书中隐约提及,需要借助某些特殊的“催化”
    或“熔融”
    手段。
    “催化……熔融……”
    林末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些经过他清洗和微火煅烧过的银灰色金属颗粒上。
    这些颗粒,在他上次的煅烧实验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稳定性,除了其中蕴含的庚金之气似乎更为凝练之外,本身并无太大变化。
    “这些金属颗粒,或许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庚金精华。
    寻常火焰难以撼动,但若是有合适的辅料,是否能改变其性质,使其更易于利用?”
    他想起了《丹方拾遗》中某些丹方的炼制,会加入少量的草木灰或特定矿石粉末作为“药媒”
    或“助熔剂”
    ,以促进某些坚硬药材的药力释放或不同药性的融合。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形成。
    他小心翼翼地取了数粒经过煅烧、光泽更为明亮的银灰色金属颗粒,又从灶膛中收集了一些燃烧得最为彻底、呈现出雪白色的上品灵炭灰烬。
    他记得《草木五行论》残篇中提到,草木燃尽后的灰烬,其五行属性会生微妙的转化,某些特定的草木灰烬,甚至会带上微弱的“土生金”
    或“火克金后再转化”
    的特性,或许能对这庚金颗粒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他将这极微量的金属颗粒与灵炭灰烬在一个小小的、他用耐火黏土临时捏制烘干的粗陋坩埚中混合均匀,然后将其置于丹炉之内,以一种比之前煅烧时更为强劲、但依旧控制得极其精妙的“中阳火”
    进行加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