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制作火绳枪这技术自己送上门来了(第2页)


    一听这话!
    那欧阳治当即大怒,道:“什么,烧了?都烧了你还骗我说什么有没有资格继承欧冶子大师的传承!”
    闻言。
    霍光心中忍不住一乐。
    这铁匠模样,有些逗啊!
    霍光耸了耸肩,道:“本侯骗你作甚?你不知道,有一种本事,叫做过目不忘?”
    “虽然古籍烧了,但不代表没有办法让你继承。”
    “欧冶子大师的传承,都记在本侯脑袋里呢!”
    过目不忘,确实有些人有这本事。
    但问题是。
    在书纸明之前的的过目不忘,和书纸明之后的过目不忘,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前者,书纸装订成册,记载的文字非常多。
    那过目不忘,确实是真本事。
    后者。
    简牍,只记录重要文字,字数少,所谓过目不忘,其实稍稍记忆力好的,便能做到。
    像那司马迁著作《史记》所用的简牍,一马车可能都装不下。
    但在现代。
    一本几厘米厚的书籍便能搞定。
    这就是文字记载量上的差距。
    所以当霍光说出这番话来,那铁匠欧阳治的怀疑,就打消了很多。
    霍光见状,当即说道:“你今日从赵国那般遥远的地方来到长安找我,不就是为了让我看你打造的这根铁管么?”
    “怎么,今日还扭捏起来。”
    “不给看,那就请便吧,本侯事务繁多,可没这么多闲工夫。”
    欧阳治闻言,急了。
    见霍光转身,欲要离去。
    他连忙开口喊道:“诶,霍议郎,我没说不给你看啊!”
    “呐!”
    “给你给你,送你都行。”
    霍光闻言,心中暗自得意,回身接过铁管,嘴里还不忘说道:“早这么通透不就什么事都没了么,非要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欧阳治被骂,也只能嘿嘿一笑。
    此时。
    接过铁管的霍光,现这管子还不轻,挺重。
    看来用料挺实在。
    就是不知道质量,能不能过得去。
    虽然汉武帝时期,有百炼钢技术。
    但这属于朝廷机密,像欧阳治这种野路子出生的铁匠,自然没有资格接触这等机密。
    所以。
    对于这家伙打造的铁管质量,霍光还是稍有疑虑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