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抛砖引玉一


    抛砖引玉”
    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
    一、含义
    此计是指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事物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事物。
    就像抛出一块砖头,引来一块美玉一样。
    在军事领域,它是一种诱敌之术,通过小利去引诱敌人,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其他诸多领域,如商业谈判、人际交往等场合,也常被用于吸引对方暴露意图、想法或者引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原文及注释
    原文为“类以诱之,击蒙也。”
    意思是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懵懂上当。
    三、来源典故
    唐代诗人的故事(字面来源)
    相传唐朝诗人常建,很欣赏赵嘏的诗。
    有一次,常建听闻赵嘏要到灵岩寺游览,他就先在寺壁上题了两句诗。
    赵嘏来到寺中看到这两句诗后,觉得诗写得很好,于是就补了两句,使之成为一完整的绝句。
    而常建的那两句诗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就像“抛砖引玉”
    一样,这也正是这一计名称的字面来源。
    军事案例-楚军诱敌
    在古代战争中有许多应用“抛砖引玉”
    的例子。
    例如,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军队想要攻打绞国。
    楚国的大臣屈瑕向楚王建议,可以派出一些士兵,伪装成樵夫,到绞国的城外砍柴,故意让绞国的士兵俘虏这些樵夫。
    绞国军队看到楚军的这些“樵夫”
    ,觉得有利可图,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派兵出城抢夺这些樵夫,逐渐放松了警惕。
    而楚军则在绞国军队出城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当绞国军队再次出城抢夺“樵夫”
    时,楚军的伏兵四起,大败绞国军队。
    这里楚国派出的“樵夫”
    就相当于“砖”
    ,而最终打败绞国军队所获得的胜利成果就相当于“玉”
    。
    四、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商业领域
    在营销方面,商家会采用“抛砖引玉”
    的策略。
    例如,一些商家会先推出一些低价的入门产品(砖),这些产品可能利润微薄,但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当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产生信任后,商家再推出高端、高利润的产品(玉)。
    像电子产品行业,很多品牌先推出性价比高的基础款手机,积累用户群,然后推出具有更高配置和价格的旗舰机型。
    在商业谈判中,谈判者可能会先提出一个相对不太重要的条件(砖),以此来试探对方的底线和反应,进而引出对方真正在意的核心利益点(玉),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谈判策略,争取更有利的谈判结果。
    职场环境
    员工在会议上可能会先提出一个初步的想法(砖),这个想法也许不是很完善,但可以激团队成员的讨论,引出更好的方案(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